在精密机房中,线缆外皮静电堆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。静电的产生可能源于线缆与其他物体的摩擦,或是机房干燥的环境。静电堆积不仅可能干扰线缆内信号传输,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火灾,危及机房设备和数据安全。因此,制定有效的接地改造方案,及时导除静电至关重要。
精密机房接地改造方案有哪些
完善接地系统设计:首先要对机房接地系统进行全面评估,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,一般精密机房接地电阻应小于1Ω。根据机房布局和线缆分布,设计合理的接地网络。采用网状接地结构,将机房内的各类设备,包括服务器、交换机以及线缆桥架等,通过接地母线连接到接地网络。例如,在机房地板下铺设铜排作为接地母线,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接地网,使各个设备都能通过短而有效的路径接地。
线缆接地处理:对于线缆,特别是金属外皮的线缆,要确保外皮良好接地。可以在线缆两端及每隔一定距离处,使用专用的接地夹将线缆外皮与接地母线连接。接地夹要保证与线缆外皮紧密接触,防止出现虚接。对于一些重要的主干线缆,可采用多点接地方式,进一步提高静电导除效果。比如,每隔5米设置一个接地连接点,确保静电能及时被导走。
增加静电消除设备:在机房内安装静电消除器,如离子风机。离子风机通过产生正负离子,中和空气中的静电电荷,减少静电在物体表面的堆积。将离子风机安装在靠近线缆桥架的位置,或者线缆集中的区域,确保其覆盖范围能有效作用于线缆。根据机房面积和线缆分布,合理确定离子风机的数量和安装位置,一般每10 - 15平方米可安装一台小型离子风机。
改造需注意什么
施工安全:在接地改造施工过程中,要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范。施工前,务必切断相关电源,防止触电事故发生。对于需要在带电设备附近作业的情况,要采取可靠的绝缘防护措施,如使用绝缘工具、穿戴绝缘手套和鞋等。在进行接地连接时,要确保连接牢固,避免出现松动导致接地不良,同时防止因过度拧紧造成线缆外皮损伤。
兼容性与可靠性:改造所选用的接地材料和设备要与机房现有系统兼容。接地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,如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铜材。在引入新的接地设备,如静电消除器时,要确保其不会对机房内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。改造完成后,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检查,包括接地电阻测试、接地连续性测试等,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。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测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,如接地电阻增大、连接点松动等。
对业务的影响:改造过程应尽量减少对机房正常业务的影响。在制定施工计划时,要与机房运营团队充分沟通,合理安排施工时间,避免在业务高峰期进行施工。对于一些不能中断运行的设备,要采取临时过渡措施,确保其在改造期间能正常接地,维持设备的稳定运行。例如,可以先搭建临时接地线路,待新的接地系统施工完成并测试合格后,再切换到新系统。









